当整个城市步入艺术季时钟,艺术行业正在以一种熟悉的节奏高速运转——密集的开幕、高频的社交、以及被压缩的观看体验。在这种趋于常态的喧嚣中,M艺术空间试图创造一个“回身”:我们于莫干山路56号的本馆空间,为您呈现一个特殊的展览项目——《M56展位 | Booth M56》。
顾名思义,我们将展厅本身,构想并搭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博览会展位”。艺博会以其高效的节奏与集中的能量,构筑了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图景。它汇聚创意,激发对话,为机构与公众提供了宝贵的相遇契机。在欣然参与这一艺术季的同时,我们亦不禁思考:作为一个在本土拥有固定空间的画廊,我们能否同时提供另一种节奏,一个允许目光停留、鼓励深度对话的“附近”。是否能营造一个更为从容的“平行现场”,让交流在熟悉的物理空间中沉淀出不同的质感——“M56展位”正是这样一次探索。
“M56号”不仅是我们自2007年扎根于此的地理坐标,也是我们此次观念的支点。我们邀请十二位艺术家,将他们风格与媒介各异的作品,纳入这个被刻意设定的“展位”语境之中。在这里,每一件作品既保有自身的独立表达,也成为构建这个“模拟展位”现场的元件。我们复刻了博览会的空间氛围与视觉逻辑,旨在邀请观众步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场域——它拥有艺博会的外壳,却提供了艺术空间既有的气质内核。
这并非一种对抗,而更像一次主动的“采样”与回应。我们将艺术生态中的一个典型单元,提取并放置回一个稳定的、可被长久凝视的环境中。这促使我们去思考:当剥离了博览会的规模、人流与交易压力,艺术与观众的沟通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作品的本质是否会因此更为凸显?
今年,是M艺术空间成立的第18年。十八象征着成年,意味着成熟与稳健。但“成熟”有时也伴随着路径的依赖与探索的迟疑——对于一个艺术空间,十八岁依然年轻。因此,我们选择在这样一个节点,进行一次“不成熟”的实践——以初生般的欢喜与郑重,将自身转化为一个展位,对内(我们的空间历史)与对外(行业的展示机制)进行一次温和的提问。
这场展览,是我们交付的一份“不成熟的成年礼”。它既是对过去十八年坚守的致意,也寄托了我们面向未来,愿始终保持开放、反思与实验精神的期许。
敬请光临“M56展位”,在这个我们为自己也为您构建的独特现场里,共同体验、感受并参与这场关于艺术、空间与观看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