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Art Center logo

一种寂静已充满喧嚣

2023年9月9日 ~ 10月28日

初看艺术家刘真辰的作品,会被他作品中“盲目”的美所吸引——一种不可说的,被优先感知的美。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具有这种“盲目性”。只有在创作中抓住那些产生于瞬间的宝贵“盲目性”,才能从程序化的思维逻辑中突围,发生不可了之的形变,并实现审美的“救赎”。盲目性,既引领观众进入作品,同时又成为了升华作品的关键因素。 展览入口处引用了后现代主义诗人约翰·阿什贝利的诗《一些树》。这首诗通过树来隐喻社会,家庭和人的关系。在挑战常规认知的同时,也演绎出事物本身所具备的矛盾性。由这首诗来进入刘真...

详情

海报

行传

2023年4月22日 ~ 6月30日

对于骆丹来说,旅行和摄影就像他整个创作行为的两个面向,前者是告别,后者是进入;前者是回应内心,后者是走进现实,向外寻找。在旅行中,他可以摆脱困住自己的日常;而摄影,则是他积极的选择,进入社会现场的第一线,是一种顾铮所说的中国当代摄影中的“自主的观看”。 骆丹的“观看”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18国道”和“北方,南方”两个系列。在这一阶段中,他以全景式的视野对中国各地的社会现实展开观察和记录。但在保持宽阔的视野的同时,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具体而生动的特写——人和...

详情

海报

春有时

2023年3月18日 ~ 4月15日

文/崔璨 春日浩荡。 春的浩荡有一种几近残忍的执意,兀自蓬勃、兀自席卷,并不因为谁的缺席而迟缓等待。 爱琴也知道这点。她常自觉画得太慢,赶不上时间的速度。面对鲜花鲜果,边画边凋萎。她寻摸到的经验,是先画容易枯的,撑得久的留在后头,最后再画茎干叶片。于是一幅画面里,花、枝干与叶其实并不同时,是“历时演变的共时呈现”。十七世纪的静物画也有一些在共时画面呈现历时性的:比如画师会将各个季节的花集在一处,用观察记忆拼凑出盎然生趣。爱琴没有这种想象,她对水彩的使用很克制,没有囫囵吞枣的面...

详情

春有时-海报

万物有灵且美

刘毅

2022年10月1日 ~ 12月3日

万物有灵且美 By 沈奇岚 进入一朵花蕊,成为一片白云,做一只汤圆。 艺术家刘毅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进入万物的世界,一个当代的灵性世界。 如保罗•艾吕雅的诗歌所说:“有另一个世界,但它就在这个世界中。” 万物皆有光辉,刘毅画下的并非事物的样貌,而是记取那一瞬间内心的感受,那是事物在我们的内心振动出的光辉。 让人惊奇的是刘毅让自己保持惊奇的能力,他总能看见,总能感动。他聚拢并加深心灵的注意力,敏锐地进入事物的内部。这些作品是心智感受与视觉形象在心灵中碰撞成型的那一瞬。 创造依赖的...

详情

海报

白相大世界

柒先生

2022年7月2日 ~ 9月3日

过往的二十年间,世界仿佛成为了我的游乐场。“我的孩子们” 在那些楼宇、高墙和角落之间尽情地嬉戏玩耍。 在我的旅途中,异国文化风情不断激发更新着我的内心感受。我渴望与这些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心灵对话,为了能更懂得他们的世界,我让自己去走近、走得更近;去深入、更深入地探访他们。让画笔下的“我的孩子们”融入他们的世界,赋予那些“画布”新的生命和语言,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 满世界的“画布” 给予我创作灵感的自由,返璞归真的想象力,童心未泯的表达方式。在我创作中的人物常常沉...

详情

白相大世界 海报新

时间的分岔

傅百林

2021年10月5日 ~ 12月18日

时间的分岔 ——傅百林摄影个展 文:项苙苹 “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 ——豪·路·博尔赫斯 海德格尔说: “人在根基处就是诗意地栖居”,“诗意使居住成为居住”,“但是在今天的居住之中,哪里还有为诗意留下的空间和时间?”人的追名逐利和四处攀缘,在根本上背离了其居住本性。在海德格尔眼里,我们自认为便捷美好的现代化生活,只是活着而已。更可悲的是,我们身处贫乏和幽暗之中,却不自知。好在,我们有艺术家。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人类精神的贫乏,神性的远离和世界的幽暗,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详情

WechatIMG5的副本

离岸 IV

黄杰 李安琪 李晨溪 龙江 李可心 李树淡 梁子涵 苏军权 施展 薛昊泽 易秋壬 喻志冰洋 邹丹

2021年7月24日 ~ 9月4日

《离岸》系列展览创始于2015年,致力于为优秀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和思想碰撞的舞台。从探索当代艺术的新方向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到海外留学经历在地理上和创作上使艺术家自主而不断地成长。岸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离岸”, 每一届策展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本次《离岸 IV》展览是《离岸》系列的第四期,由 M艺术空间(M Art Center)和 EASYART艺直购 共同举办。 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所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可能和他们的前辈们大不相同。前辈们年轻时所处的社会环...

详情

poster_phone 23 VIP

白昼将近(尽) | 岛子诗书画作品展

岛子

2021年4月3日 ~ 5月29日

白昼将尽 陈丹青 作诗而画画,画画而作诗,想必有格外的享受。单是画家,单只写诗的人,无缘亲尝那份愉悦,我便不能。虽然熟悉绘画的愉悦,但瞧着岛子接踵而至的画作,我感染到陌生的快意。 那是往来于诗画间的快意吗? “焚书”、“海之祭”、“正午的黑暗”、“盲天使把闪电织入被掳掠的头颅”、……我不相信他事先拟就了这些诗句。起手开画,他便不再是诗人——纸笔的纠缠与狂欢归于另一维——待画完,诗人醒来、跃起、介入,于是有“义人挽歌”、“先知之颅”、“世界汪洋”、“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

详情

海报

事物的秩序

潘曦

2021年1月23日 ~ 3月20日

苍蝇,蝴蝶,蜻蜓,以及蜘蛛和花朵。在潘曦看来,世界是由事实决定的,事实的总和决定了实 际情况,也决定了非实际情况。因此,清除资产阶级的病态,专业的以及商业的文化;清除中心主 义,以及政治正确。模糊生活和艺术,艺术家和观众的界线。没有人可以定论这是什么,让事实的 呈现本就该这个样子,从而无法去定义。 潘曦以线画昆虫,来自传统中国古老的绘画题材。虽然毛笔勾线,均不在十八描的滥情方法,类 似波斯细密画那样,精致的细线,冷冷清清不带有情绪。也不去渲染,不去塑造体积,她主宰着她 的个人...

详情

事物的秩序1:23

比例尺

林清

2020年11月7日 ~ 12月31日

比例是现代的诗学 文:崔璨 1865年,牛津数学教授刘易斯•卡罗尔出版了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卡罗尔手稿的拍卖,这本描述爱丽丝在梦里钻进兔子洞后十二次变换身型比例的奇幻冒险开始被人们挖空心思解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主题。因着其中比例变化的典型意象,神经学上也将一种高度迷惑性的视觉扭曲称为“爱丽丝综合症(AIWS)”。事实上,“爱丽丝”早已不是公主式的童话主角,她摆脱了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描绘的神话母题,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的语境,是杂糅了数学逻...

详情

Display Logic